您的位置:主页 > 创始人说 > >
社区心理:学校心理辅导未来的发展方向
发表日期:2016-07-17    文章编辑:bjhjhy2015gly    浏览次数:
社区心理:学校心理辅导未来的发展方向
       在中国,心理学从一开始就为特殊的群体服务,那就是学校的学生或者医院的病人。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,心理学工作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与研究范围,心理学逐步开始服务于不同行业及领域。但是总体来看,心理学的服务范围主要还是在校学生。这是由国家政策及特殊国情决定的。
      多年来北京合君惠友(wwwhjhykj.com)在服务学校客户过程中,注意聆听学校心理老师的真实声音,并不断思考未来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方向。根据我们的观察与经验,未来学校心理辅导的可行性发展方向是向社区发展,即学校(包括中小学、高校)心理工作者将自身的关注群体从学校的学生扩展到学校周边的社区,并提供相应的服务,进行相关的研究。这种思考是基于以下缘由:
      1、 研究发现,中国大概有3.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。然而与此需求非常不相称的是,经过正规、专业心理机构培训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数量非常匮乏,据媒体报道,国内仅有16000多名,每100万人口约有8.8个心理咨询工作者在进行相关服务。而现实情况是,这些心理工作者大都在学校、医院、研究机构工作。为社区进行心理服务的人员几乎没有。因此,社区出现心理危机就很难被发现,更不要说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与帮扶了。
      2、由于中小学本身的学制特点,学校往往与周围社区紧密关联。学校生源多来源于其周围所在的社区,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多地跟家庭有关。家庭氛围某种程度上受社区影响。社区环境优良、邻里互助必然对家庭有着积极正向的影响。学校心理工作者走出学校进入社区,更符合系统论的观点,会将发现的问题置于这个生态系统中进行解决。
      3、当前,大量的社会心理问题在社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涌现,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需求为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创造了契机。如独生子女政策相关的家庭养老及老龄化问题,单亲家庭儿童问题,城市开发过程中政府、拆迁户、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冲突博弈问题,农民工进城后的管理及留守儿童问题,这都在社区心理研究与关注的范围内。而这些问题都会在在校学生身上突显出了。心理工作者最大的队伍即学校心理老师,应该首先对与学校息息相关的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。
       
文章来源:心理测验管理软件音乐放松椅有疑问请联系本站管理谢谢合作!
QQ客服热线